專欄連載Column

2024-05-06

第53堂 柯達小姐的單核心思考

用八成的速度揮出八成的穩定度,奈莉柯達用單核心思考的概念,打出化繁為簡的簡單高爾夫。

這姑娘,我喜歡。最近紅遍半邊天的奈莉柯達很有意思,她出身運動世家,老爸、姐弟都是職業運動員,不是網球,就是高爾夫,天生的運動天賦加上一百七十八公分的身材,你想,她應該是大炮型選手,但結果出乎意料之外。

打從柯達業餘時代,我就對她的單核心思考模式很感興趣。柯達的高爾夫揮桿極其簡單,也就是把複雜的揮桿簡單化,大家都認為柯達輕鬆可以用一號木桿飆出二百八十碼,但結果不是,她的發球距離一直都在二百五十碼左右,少了三十碼的興奮距離,換來一個穩定,就靠著平平淡淡的揮桿,讓柯達贏得東京奧運金牌,最近更是瘋到不行,勢如破竹的連五場美國LPGA 巡迴賽冠軍,長時間穩坐世界球后將沒有任何懸念。

長期追蹤柯達的單核心穩定揮桿,除了推桿,她球袋裡的十三支球桿最終連飛帶滾距離如下:
一號木桿:二百五十二碼,加減三碼
三號木桿:二百三十二碼,加減二碼
七號木桿:二百一十八碼,加減一碼
五號鐵木桿:二百碼
五號鐵桿:一百八十五碼
六號鐵桿:一百六十九碼
七號鐵桿:一百五十四碼
八號鐵桿:一百四十四碼
九號鐵桿:一百三十五碼
P桿:一百二十四碼
G桿:一百一十五碼
S桿:一百碼
L桿:八十三碼

看完柯達的揮桿距離數據,你有什麼想法? 我想絕大多數的女子職業球手都應該能辦得到,那問題來了,為什麼有女子職業球手在巡迴賽混了十年,一勝難求,而柯達最近連贏五場,穩坐世界第一?

柯達用八成的揮桿速度,創造八成以上的穩定度。從運動致勝心理訓練的角度看,柯達簡化揮桿的複雜思索,運用單核心思考訓練模式來進行她的高爾夫。柯達獲勝的比賽多半不是一路領先而贏球,也不是強勢逆轉,而是對手莫名的失誤,讓柯達的穩定高爾夫更見光彩。

我碰過很多技術教練都會跟我說,選手不願意花錢、花時間去學看不到的心理,而這些技術教練或忽視心理層面的球手,看完這篇柯達小姐的專欄後,一定想挖個洞鑽進去。高爾夫的水很深,看不到的東西一向最貴。

把簡單的東西複雜化是知識,把複雜的東西簡單化是學問。柯達的教練團隊很有學問,她的桿弟也能讀懂單核心揮桿的奧妙,這些都是柯達獲勝的方程式。單核心思考訓練,希望柯達的故事能給你一個啟示。

最後,老話一句,不是祝大家在巡迴賽裡盲目加油,而是祝大家好運。

賽場心理學的實踐家

黃承富
台灣運動作家中的ACE。日本東海大學專攻運動致勝心理學。右手玩高爾夫,左手寫棒球。現為完全運動智庫負責人。